整理旧物时翻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炒股哪个平台好,想起填报志愿时犹豫过的另一所学校——如果当年做了不同的选择,现在的人生会不会更成功?
手机里还躺着几年前的聊天记录,最后一句停留在“下次再约”。
然而那人早已在人海里走散,后来再也遇不到心动的人。
你会不会也这样——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,被突然涌来的后悔情绪击中?
我们常说:“活在过去的人会后悔,活在未来的人会焦虑,只有活在当下才能圆满”。
在之前的文章《这件事干多了,男人的心就不在了》里,我们已经探讨过焦虑——那种被未来的不确定性紧紧扼住喉咙的感觉,让我们坐立不安。
而活在过去的情绪——后悔,像是一根扎在心里的刺,时不时就硌一下,让人忍不住去想那个“本可以更好”的平行宇宙。
它消耗着我们的心力,让我们为早已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。
那么,我们该如何与这份沉甸甸的情绪相处,甚至把它转化为成长的力量,而不是困住自己的牢笼?
今天,我们就一起走进“后悔”的世界,解锁这份情绪的能量密码。
01
后悔是什么:现实与想象的交锋
曾经在跨国企业工作的朋友萍萍,最近总念叨:“要是当年听我妈去考公务员,现在就不会被裁员了。”
可当我问:“如果真的回到过去,你会甘心放弃现在见过的世界吗?”她沉默了。
后悔的根源,是大脑在比较“真实结果”和“假设结果”:
“如果当年嫁给他,现在会不会更幸福?” “如果当初选了理科,工资会不会翻倍?”
这种比较注定是痛苦的。因为想象永远比现实完美,就像你总觉得隔壁排队更快,但当你真的换过去才发现一样慢,甚至更慢。
后悔情绪往往是源于理智中心的“事后审判”,认为自己判断失误、错失机会,或觉得后果不如预期而引发的。
02
后悔的来源:为什么总被困在“如果当初”里
搞清楚后悔情绪的来源非常重要,因为在情绪的背后隐藏着我们的机械性模式。
找到自己的机械性模式,才能帮助自己面对和转化后悔情绪。
1)“选择=错失”的认知
我们常常会因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后悔,认为自己错失了在另一种选择中“本可以”得到的好处。
这是一种“选择=错失”的错误认识,当我们对现状不满时,就会自动启动滤镜,去想象那条没被选择的路有多么完美无缺。
就像朋友萍萍,如果选择了稳定的工作,就会后悔错失了见识世界的机会,但当她选择了充满机遇的工作时,她又后悔要承担挑战和风险。
不管怎么选择,她都会认为是一种错失。
2)过度的自我否定
后悔感强烈的人,往往习惯把事情的负面结果过度归因在自己身上,过度否定自己。
就像我的表妹,高考时数学考砸了,明明大家都觉得题目难度大,她却一直怪自己复习得不够仔细。
谈恋爱时,每次分手她都觉得“要是更懂事一点,他就不会离开”。
容易后悔的人,常常会戴着放大镜看自己的缺点,把所有不好的结果都归咎于自己,却忘了感情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。
3)不合理的预期
人们常常对很多事情抱有过高的、甚至不切实际的期望。比如:
“婚后就该像恋爱那样一直甜蜜如初,没有矛盾”; “选了这个热门专业,毕业就一定能年薪百万”; “换了这个工作,就能立刻走上人生巅峰”……
当现实与这些“完美剧本”差距太大时,巨大的落差感就转化为强烈的后悔:“我当初怎么这么天真?”
4)对“未完成”的执念
比起“做过的事”,人们往往更后悔“没做的事”。
因为“本该做但没有做”或“本可以做得更好但没有”的事情,会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对未知可能性的无尽猜测。
这种对“未完成”的执念,是长期后悔的重要来源之一。
有一次,我想学习一门技能,却因为各种原因迟迟没有开始,渐渐地我就觉得很后悔。
但沉浸在后悔情绪中,就更难以开启行动了。
这种后悔只是因为我们对“未完成”的事情过于在意,而忽略了当下的行动才是改变的关键。
5)损失厌恶
我们的大脑天然对“损失”更敏感。
当因为一个选择而失去了某些东西时,我们会本能地放大这种“损失感”,陷入懊悔的情绪当中。
在生活中,我们常常因为“损失厌恶”而感到后悔,但却没有意识到,人生是多重维度的,过于沉浸在某个方面的 “损失”,会错过很多其他维度的精彩和丰盛。
03
后悔为动力——第四道的智慧指引
既然后悔如此煎熬,我们又该如何与之共处,让它转变为我们成长的力量呢?
让我们一起来运用“第四道”的智慧,从身、心、脑出发,一步步解锁这个困境。
1)本能中心:让身体平静,回到当下
当后悔的情绪风暴来袭,身体往往最先感知(胸闷、气短、坐立不安)。
这时,强行让理智上线很难,不如先安抚身体:
·呼吸练习:
找个舒服的姿势坐好或躺下,闭上眼睛,深深用鼻子吸气,感觉腹部隆起时,缓慢用嘴巴呼气,感觉腹部下沉时,发出轻微的“哈……”的声音。
专注于气息的流动,把狂奔的思绪拉回身体里面。
·正念观察:
专注于当下的感官:听听周围的声音(空调声、车流声)、感受身体的触感(椅子支撑、衣服摩擦)、观察呼吸的进出。
当后悔的念头冒出来时,不要抗拒,像看云一样看着它飘过,轻轻把注意力拉回呼吸或感官上。
·运动:
散步、瑜伽、拉伸,甚至简单的家务都能够有效释放情绪压力,帮助身心恢复平静。
2)情感中心:与“后悔小人”对话
·第一步:看见与接纳
不要压抑或否认后悔情绪,当它涌上来时,试着对自己说:“哦,后悔来了。我现在感觉很后悔,因为那件事……”
看见它、接纳它、允许它的出现,就足以让后悔的情绪失去一部分控制力。
·第二步:写后悔情绪日记
找一个安静的时刻,拿出纸笔,写下自己的“后悔情绪日记”。
事件:是什么事情让你后悔?(例:后悔辞职创业) 感受:此刻你的身体感觉如何?(心口堵?肩膀沉?)情绪是什么?(沮丧?愤怒?) 想法:你的脑海里出现一个什么念头?(例:如果没辞职,现在可能升职了…) 需求:后悔的背后,你真正在乎的是什么?(安全感?成就感?被认可?)
·第三步:自我关怀对话
像安慰一个受伤的朋友一样,与后悔的小人对话:
“亲爱的,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,你在为当初的选择感到后悔,我理解你的失望和难过。
但是我想告诉你:那时的你,凭着当时的所知所想和勇气,做出了那个决定,你已经尽力了,不必苛责自己,这不代表你不好,也不代表未来就黯淡了。
看看现在的你,即使经历了这些,依然在努力生活,这份韧性就值得一个大大的肯定。
过去的决定塑造了今天的你,而今天的你,有能力创造不一样的未来。”
3)理智中心:理智上线,打造新认知
·盈亏同源:
大脑天生爱看“损失”,厌恶损失是一种很常见的心态。要意识到盈亏同源,有得必有失。
不用过分关注在这个决定/选择中“我失去了什么”,可以深入去挖掘正向的部分:
我得到了什么?我成长了什么?我还可以做些什么?
·保持觉知:
很多让人后悔的决定是源于情感中心(最快启动的中心)“战胜”了理智中心。
因此,在决策之前就需要让理智中心上线并正确运作,不要等到做了决定之后才后悔。
所谓“盛怒不答书”,在情绪上头的时候坚决不作重大决定。
也有些后悔是源于本能中心的驱动,本能中心的行动力很强,但如果没有经过理智中心正确的分析和思考,仅仅凭借获得的一些信息就冲动行事,事后很容易会后悔。
在做决定之前,需要先启动理智中心,对零碎的信息进行辨别和整合,形成正确的知识或认知体系再行动。
一个好的决定或选择,需要我们保持觉知,同时运用三大中心去做决定,才能避免后悔的产生。
4)行动中心:行动让改变发生
后悔最大的解药是——行动!
与其活在过去而感到后悔,不如回到当下,真正去行动,去做事,让自己进步。
在行动中不断复盘信息、调整认知,最终形成“智慧之道”,遵循“道”的行动才不会后悔。
后悔,就像人生旅途上的一块路标。
它提醒我们曾经在哪里跌倒,在哪里犹豫,在哪里做出了不那么完美的选择。
但它存在的意义,绝不仅仅是让我们停留在原地,痛恨自己为什么走了这条路,而是提醒我们要更清醒、更勇敢、更踏实地活在当下,走向未来。
你有没有过让你印象深刻的后悔时刻?后来你是怎么和它和解的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。
作者丨何紫欣 创爱之旅资深学员,致力于使命心理学的传承,信奉“爱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”
本文的插画,未经授权,不得使用。
鸿岳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